精密鑄造件的化學熱處理是使工件表面滲入一種或幾種化學元素的原子,從而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經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工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接觸疲勞強,而工件的芯部又具有高的強韌性。鑄件化學熱處理工件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是硬化層深度和表面硬度。
硬化層深度還是要用維氏硬度計來檢測,檢測從工件表面到硬度降到50HRC那一點的距離,這就是有效硬化深度。鑄件化學熱處理工件的表面硬度檢測與表面淬火熱處理工件的硬度檢測相近,都可以用維氏硬度計、表面洛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來檢測,只是滲氮厚的厚度較薄,一般不大于0.7mm,這時就不能再采用洛氏硬度計了。
鑄造機械配件的壁厚盡量均勻而過渡平滑,不要有太大的突兀,一些折邊或轉角盡量用較大的圓弧過渡,以免產生鑄造應力和加工應力。結構設計盡量采用對稱的結構形式,在零件的輪廓上盡量采用直線型輪廓,便于鑄造,這樣便于結構的受力均勻和形變均勻。
在滿足剛性要求和結構特點的前提下,盡量縮小鑄造零件的體積,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鑄造成本,也更便于鑄造造型,同時也可以讓零件結構更緊湊。筋板的布置要均勻而有序,或成矩形,或成環(huán)形,既不能布置過密,也不能布置太稀疏,要充分考慮鑄造零件的受力特點,該加筋板的地方加筋板,該留空的地方盡量留空。
機械加工面盡量減少,一些不重要的面或者沒有要求的面,不要放置加工符號,因為放置了加工符號就意味著這個面會預留加工余量,無論是從鑄造成本和加工成本來說都是不合算的。當然如果是一定要保證的面那也一定要放置加工符號,如果沒有加工符號,那鑄造出來的零件可能沒有加工余量,所以加工符號的放置一定要謹慎而嚴謹。